一、什么是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病毒,因该病毒形态在电镜下观察类似王冠而得名。本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2019-nCoV,即2019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冠状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有很大不同。新型冠状病毒虽然是SARS近亲,但还未表现出SARS那么可怕的特性。因此,不必为此感到恐慌。
二、如何有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一)注意防寒保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开窗换气。
1、早中晚均可通风,每次时间在20分钟左右。户外空气质量较差时,通风换气频次和时间应适当减少;2、使用空调时不要让室温低于16℃,否则容易感冒。将室内湿度保持在40%-60%之间。并定期请专业清洗公司对过滤网、管道、防火阀及冷凝器等进行清洗消毒。(二)勤洗手是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保护自己和他人远离疾患的重要方法。
2、当手部有可见的脏污时,用肥皂和流水洗手,可以有效降低对病毒的接触和传播;3、如果手部的脏污不可见,可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或者使用含有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4、咳嗽或打喷嚏后,照护病人时,制备食品之前、期间和之后,饭前,便后,手脏时,以及接触或处理动物或动物排泄物后应及时洗手。(三)远离疾患,做好防护措施
2、必要外出时佩戴有效防护的口罩:到一般露天公共场所、不与病人接触时,可以选择佩戴医用外科口罩,不必过度防护。如果接触疑似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则需佩戴N95型口罩。戴口罩前应洗手,或者在戴口罩过程中避免手接触到口罩内侧面,减少口罩被污染的可能。一次性医用口罩佩戴时,分清楚口罩的内外、上下,浅色面为内,应该贴着嘴鼻,深色面朝外;金属条(鼻夹)一端是口罩的上方。要将折面完全展开,将嘴、鼻、下颌完全包住,然后压紧鼻夹,使口罩与面部完全贴合。一次性口罩最长4小时就需更换,或被水汽浸湿失去防护效果时也需要更换;3、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与任何有感冒或类似流感症状的人密切接触(包括在公共场所吐痰,触摸眼睛、鼻子或嘴巴),遇到随地吐痰、打喷嚏的人,要注意避让;4、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与农场牲畜或野生动物接触。注意食品安全。将肉和蛋类彻底煮熟。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处理生食和熟食之间要洗手;5、到生鲜市场采购时,接触动物和动物产品后,用肥皂和清水洗手,避免触摸眼、鼻、口。避免与生病的动物和变质的肉接触。避免与市场里的流浪动物、垃圾废水接触;6、用正确的方式打喷嚏:注意:用双手捂住嘴,避免飞沫细菌喷射到他人的打喷嚏的方法是错误的,因为飞沫会残留在手上,如果没有立即洗手消毒,细菌会随着手转移到其他物品上,打完喷嚏去摸门把手、公交车手环和办公室桌椅,这样病毒和细菌就被随之残留扩散。正确的打喷嚏方式,是使用纸巾捂住口鼻,或者弯曲手肘掩盖口鼻。
三、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1、本次感染患者的症状有:一般症状: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无发热;严重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碍。多数患者为中、轻症,是可防、可控、可治的。2、如出现以上临床表现,应就近选择医院发热门诊就医,并戴上口罩就诊,同时告知医生是否有类似病人或动物接触史、旅行史等。
四、其他注意事项
1、如果您或您的家人出现乏力、发热、干咳等呼吸道症状,请戴上口罩马上到就近的定点医院就医(名单附后),如果是在离市区较为偏远的县城或者乡镇,请前往就近的正规医院就医。2、在去往就医的途中,请您和陪同人员都佩戴口罩,如果没有口罩,在咳嗽时请用纸巾或者手肘衣服捂住口鼻,避免直接用手擦拭口水、鼻涕等分泌物。3、到达医院后马上前往预检分诊台,告知医护人员自己的旅行经历和症状,并听从医护人员指引就诊。4、请您配合相关医务人员采取的调查、隔离和消毒等处置措施,积极配合相关医护人员对您进行访视和医学观察。